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各类投资基金、私募、保险公司等混业经营,导致很多大而不倒的超级市场式的金融机构(如花旗银行等)。
流行的观点,至少是在互联网上,似乎是支持郎对当前管理层收购制度的批判。(史蒂夫•科恩教授是美国诺克斯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先后毕业于阿默斯特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大学,曾经是美国进步经济学会指导委员会成员) 1952,中国高校在用一个俄国版本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取代西方经济学。
中国留学博士毕业后不回国的原因就包括更高的工资预期,更好的研究和教学设施,更大的政治和社会自由,更多的给孩子的教育机会,更加公平、透明的晋升程序,以及更容易融入全球范围的精英文化。汪雄辩地描述了这种方式最近的发展: 今天……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学科是新古典经济学。1998年,中国明显增加了海归经济学博士的福利,如在大学提供四倍的工资(邹至庄2000,57)并允许兼职教职(教授能够保留在西方大学的显要职称并继续在那里教书)。2004年,程恩富,一位主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大声反对共产党逐渐放弃马克思主义理论。王的核心论点是:在新古典主义模型和潜话语的影响下,中国决策者把入世和中国市场对美国公司开放作为一种市场竞争机制,强加给国有企业。
2) 它受到芝加哥学派的巨大影响。与之相似,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银行对当时中国经济现状的详细的新古典主义的分析被允许在中国广泛流传。孙明华,天津社会科学院 国际上通常用增量资本产出率(Incremental Capital-Output Ratio,ICOR)来衡量国家或地区的投资效率,这个指标反映了每增加1元GDP所需投资额,数字越大投资效率越低。
表五,2001年至2010年全国投资效率变化趋势 当然,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和投资效率之间并不是简单地线性关系。投资效率最高的前五位是上海、广东、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分别是3.49、4.35、4.77、6.12、6.42。西部地区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2015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高达127%、135%和121%,其投资效率分别为15.68、16.48和15.16。其次是上海,同期仅下降14.6%。
其他下降幅度较大的省区市是吉林、青海、陕西和云南,分别下降165%、153%、138%和134%。投资效率最差的五个省区市是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河北,分别是15.60、12.63、11.12、10.98、10.43。
比较东、中、西部,东部地区投资效率,五年平均每增加1元GPD所需投资数,东部为7.04、中部为9.46、西部为9.44。这就意味着,过度的投资并没有带了多少GDP增长,反而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从全国来看,2011毎增加1元GDP需投资7.17元,而2015年已达到12.04元,投资效率下降68%。如果从更长时间跨度看这一问题就会更加清楚。
表六,2001年以来上海市投资效率变化趋势 投资效率最低的往往也是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很高的地区。过度的投资不仅带来了投资效率的大幅度下降,而且导致杠杆率过高孙明华,天津社会科学院 国际上通常用增量资本产出率(Incremental Capital-Output Ratio,ICOR)来衡量国家或地区的投资效率,这个指标反映了每增加1元GDP所需投资额,数字越大投资效率越低。从2011年至2015年五年平均数看,全国每增加1元GDP需投资9.91元。
但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60%以上时,投资效率下降趋势非常明显。进入专题: 投资 。
特别是有些省区占GDP10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如果持续下去,后果是严重的,应引起高度关注。从全国来看,2011毎增加1元GDP需投资7.17元,而2015年已达到12.04元,投资效率下降68%。
比较全国六大城市数据,投资效率最高的城市是深圳,每增加1元GDP仅需投资1.87元。这就意味着,过度的投资并没有带了多少GDP增长,反而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过度的投资不仅带来了投资效率的大幅度下降,而且导致杠杆率过高。我们可以用这个指标衡量和比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投资效率。表二,近五年全国投资效率变化趋势 相对而言,经济发达省市投资效率下降幅度较小。其他下降幅度较大的省区市是吉林、青海、陕西和云南,分别下降165%、153%、138%和134%。
上海、北京和天津分列第三至第五名,数据不再重复。投资效率最差的五个省区市是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河北,分别是15.60、12.63、11.12、10.98、10.43。
西部地区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2015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高达127%、135%和121%,其投资效率分别为15.68、16.48和15.16。同期,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下降60.4%、56.58%和56.63%。
排名第二的城市是广州,每增加1元GDP需要投资2.92元。表四,近五年投资效率下降幅度较大的省区市变化趋势 三、过度投资是投资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从表二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持续上升的同时,投资效率逐年下降。
如果从更长时间跨度看这一问题就会更加清楚。山西省的例子最为典型,2011年固定资产头比重为66.4%,对应的投资效率是5.11,还是比较高的。表五,2001年至2010年全国投资效率变化趋势 当然,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和投资效率之间并不是简单地线性关系。比较东、中、西部,东部地区投资效率,五年平均每增加1元GPD所需投资数,东部为7.04、中部为9.46、西部为9.44。
表六,2001年以来上海市投资效率变化趋势 投资效率最低的往往也是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很高的地区。其次是上海,同期仅下降14.6%。
第六名重庆每增加1元GDP需投资7.06元。2005年至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有所上升,但投资效率依然很高。
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是38.5%,相对应的投资效率是5.27,而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上升为67.0%,投资效率下降为6.78。投资效率最高的前五位是上海、广东、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分别是3.49、4.35、4.77、6.12、6.42。
二、全国及各省区市投资效率变化趋势 从2011年至2015年,全国及各省区市投资效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表三,近五年投资效率下降幅度较小的几个省市变化趋势 投资效率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是山西省,2015年比2011年下降597%。再看看投资效率最高的上海市的情况,2001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都在40%以下,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其投资效率除2009年之外高于4,明显高于全国水平。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是66%,相对应的投资效率是7.17,而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得比重上升为83%,对应的投资效率下降至12.04。
表七, 近五年山西省投资效率变化趋势 我国固定资产占GDP的比重已从2001年的38.46%增加到2015年的83.01%,同期投资效率从5.27下降至12.04,下降了128.46%。但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高达110.4%,投资效率下降至35.62。
下降幅度最小的地区是北京,2015年比2011年仅下降10.6%。许多省区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100%,最高的青海2015年这一比重达到135%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见贤思齐,这种力量是伟大的。王石先生讲的第一点就是高。
评论留言